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欢迎来到榆林市人民政府驻深圳(珠海)联络中心!

客服电话:18928033536

驻深联络中心
榆林市人民政府驻深圳(珠海)联络中心,为市政府办公室所属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正处级事业单位,事业编制6名,领导职数1正1副,下设办公室、业务科2个科室。同时,加挂榆林市人民政府驻深圳(珠海)招商服务中心牌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主要职责是:负责开展对外联络、招商引资、信息报送、服务接待、对外宣传、经济协作等工作。
新闻分类
站内搜索
 
榆林链接
首页 > 榆林信息 > 多彩榆林:不只有黑金
榆林信息
多彩榆林:不只有黑金
发布时间:2020-11-12        浏览次数:900        返回列表 Return

来自毛乌素的风数年如一日地吹过黄土高原,撒播开先民马上征伐的神秘传说;镇北台的烽火早已熄灭千年,静默地见证着这片荒沙大漠正慢慢变为绿洲;深埋在地底的石油与煤炭,带给这座城市持久的惊喜……一度被誉为“中国科威特”的陕西省榆林市,如今已不满足于“吃能源饭”,这片自然与历史曾奏出雄浑交响的黄土地,正讲述着一个更为多彩的高质量发展新故事。

22

游人在榆林中能文创园原煤矿区参观原采煤设备改造的艺术雕塑 陶明 摄

煤城转型,黄土地新希望

在我国西北广袤无垠的土地之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位于陕甘宁蒙晋交界处的榆林市正是这片区域能源最为富集的城市之一。数据显示,在榆林,每平方公里便蕴藏着622万吨煤、1.4万吨石油、1亿方天然气以及1.4亿吨岩盐。

如何开发好丰富的能源矿藏,让矿山与青山相得益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榆林市的一道必答题。榆林用以“煤”会友、优化产业链、加大科研投入作答。

在9月于榆林召开的第十五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上,400多家能源化工企业齐聚一堂,众多能源“黑科技”纷纷亮相:5G“下井”、无人智慧矿山管理系统、机器人巡检……让人目不暇接。这就是榆林以“煤”会友的最新动作。

23

智慧矿山管理系统 宋炜 摄

陕西省贸促会会长马玉红介绍,煤博会作为榆林市在陕西省贸促会支持下连续举办了15年的行业盛会,有效促进了区域能源化工产业的创新型、智慧型发展,见证了我国能源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

作为煤炭资源富集市,榆林市曾经也吃过煤炭经济一枝独秀的亏,因此补齐产业链,丰富终端产品应用,就成了榆林能源化工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选择。

为此,榆林市确立了从原料向材料转化、从大宗化学品向终端应用品拓展、从产业链中低端向高端化迈进的目标。数据显示,榆林市2019年转化原煤1.07亿吨,煤炭转化率达23.1%,已建成能化项目完成投资5000亿元。初级能源主宰城市命运已渐成历史。

加大科研力量投入,是榆林市深化能源改革的真正动力源。近年来,榆林市积极创建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并联合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打造集科研、大型试验装置、中试基地、产业孵化为一体的政产学研集成创新基地。据了解,目前,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分院已开工建设。

白城金绒,黄土地新色彩

从榆林市出发一路向西南疾驰100余公里,匈奴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的城池——统万城遗址便映入眼帘,无定河水绕城而过,夕阳之下,残存的城墙被映成橘红色。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唯一一座匈奴城池。

“统万城,又称白城则,或者白城子,因为整座城池墙体皆为白色,因此随着每天不同时刻的光线,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统万城遗址的解说员李少鹏正在接待慕名而来的游人。

处在毛乌素沙漠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从远古起,榆林地区便见证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不断的冲突与融合。这里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雄壮,也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美景。边塞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积淀带给榆林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正在成为榆林的新名片。

以文旅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正在成为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与之比翼齐飞的,则是榆林蓬勃兴起的轻工业。

泛着微黄的珍珠光泽,摸起来温润细腻、这好像蚕丝一般的织物叫什么名字?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榆林市告诉大家,这就是被誉为“软黄金”的羊毛绒。

24

榆林受邀参加2020冬博会 刘勃江 摄

“过去榆林人的眼中只有‘黑黄金’,这些年‘软黄金’的发展潜力正在释放。”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柴小平说,榆林计划推动产业标准化厂房建设,发布区域公用品牌和LOGO标识,让榆林羊毛绒走上品牌化、国际化的康庄大道。据了解,2019年,榆林羊毛绒仅制成羊毛防寒服一项,年产值就超30亿元。

绿林清水,黄土地新风貌

“黄风漫天沙撵人”这个场景,对上世纪去过榆林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丘陵相接处的榆林,北边是荒沙大漠,南面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这里的百姓一度饱受风沙侵扰之苦。

25

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群众在采摘西红柿 刘潇 摄

“一刮风就是沙尘暴,不敢出门啊!”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村民郭仪回忆道。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房屋埋压人移走,看见黄沙就摇头。”

沙进人退,水土流失,家园不在。饱受侵扰的当地百姓自20世纪50年代末起,在政府引导下开始植树造林、治沙固土。经过与风沙荒漠几十年的斗争,陕西省林业局数据显示,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面积曾达4.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正在被不断扩大的绿洲“打”得“节节败退”。

南治土,北治沙,全域治水。这是榆林市践行“两山论”的真实写照。如今,走进榆溪河生态长廊,河道蜿蜒延伸,两侧花草幽香,市民或在林荫小道漫步,或驻足欣赏美景,这条曾经污染严重的河水如今成了市民的“网红打卡地”。

榆林市委书记戴征社说,榆林经过70年大规模生态治理,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改善。围绕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统筹山水林田坝(湖)草沙系统治理,构建“南治土、北治沙、全域治水”的生态治理新格局,榆林正在全方位探索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欢迎咨询Welcome advice

发送询盘